华为的“狼性”,是否有“人性”?

01/18 09:07:40 来源网站:seo优化-辅助卡盟平台

30年历练,终成行业翘楚,华为就是拼博赶超、一路奋斗而来。

在华为,每一个正式员工,几乎都会被要求签署一份狼性的“奋斗者协议”:

▲我的奋斗者申请书

前半部分可自由发挥,但有几句话,必须是固定的:

自愿申请成为公司奋斗者,自愿放弃带薪年假,自愿放弃非指令性加班费。

这就是狼性文化。

让你从根上,真心实意地认同公司的奋斗文化。

任老板说,公司绝不会亏待奋斗者。

所言不虚。表现积极、成绩良好的员工,在华为一定能获得对等回报。

这句话当然也可以反过来理解:如果你不够努力,或者拒绝申请成为“奋斗者”,在公司大概率就混不下去。

工作期间,我的多个领导都曾说过:我们当前最核心的任务,仍是活下去。而支撑我们活下去的唯一途径,唯有不懈奋斗。

正如任老板在《华为的冬天》中提到的:

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,对成功视而不见,也没有什么荣誉感、自豪感,而是危机感。

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,大家要准备迎接,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,这是历史规律。

居安思危,值得敬佩。

奋斗者精神,是华为对我的第二次“洗脑”。

最终,我还是跟很多同学一样,选择了中途转换赛道。或许只是因为,狼性加班的次数和时长,已远远超过我的负荷程度。

人生多元,我想再尝试另外一种方式。

末末在其书的最后,写有一段话,特别能代表我们所有离校学子的心声:

“一到周日下午,整个人就开始神经质,心跳加快、心神不安,因为宝贵的周末要结束了,接下来的工作就像巨石压在心头。

到后来的麻木,因为习惯而麻木,这比当初的神经质更可怕。

我心里明白,麻木的时候就是爱已疲劳了。八年多来,活得太用力。爱已淡,身已倦。

大浪淘沙,向留下来的英雄们致以深深的敬意!

而我,就此别过。”

3、离开的姿势:人走茶会凉,无情也有情

人走茶凉,是职场常态,而在华为,因为苛刻的绩效考核,这一点体现得尤为突出。

2015年5月,我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。领导问,你以后估计不会再回来了吧?

我点点头。他笑,跟我商量:“要么,你留到下半年再走如何?”

我立刻会意。待到下半年,公司启动年度考评,我就可以帮部门背一个C。

华为的制度,会为绝大多数部门,分配考核ABC的指标比例。

A,次年大幅涨薪+职级提升;C,不涨薪甚至降职降薪。连续两年C,直接辞退。

如果全部门都表现良好,A和C怎么打?C该打到谁头上?对部门主管而言,既是博弈,也是煎熬。

此时,若出现某员工主动提出调岗或者离职,就是在解救部门主管的两难处境。

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:太好了!这个C,终于有着落了。

因为,不管调岗,或者离职,都同样意味着:你不再是我的人了。

我很清楚这一点。我笑着回答领导,可以啊。多拿几个月工资,也蛮好的。

最后,我带着C离开。

这是华为对我的第三次“洗脑”。它告诉我,人走茶凉的制度冰冷无情,但合乎情理。

同等努力又结果优秀的情况下,若人走茶不凉,依然拿走B+甚至A,还在岗拿了C的人,心会不会凉?

作为管理者,之后又该如何带队?

对离职员工“薄情”,也正是对在职员工“深情”的方式吧。

即便你在职时工作优异,一旦萌生去意,就当自动跟过去清零,这是成熟的职场人,该有的觉悟。

但当时的我,因为性格因素,作为管理者,终究下不去这狼性的手,于是背离了。这也是我选择离开的原因之一。

4、华为不完美,但无碍伟大

“毕业”三年,我常常想起在华为的日子,包括它对我的3次“洗脑”。

它的热血、它的苛刻、它的无情、它的粗暴,似乎都透着极致的单纯——

在强烈的目标导向下,勾心斗角几乎没有生存空间。心机婊、小白兔、老油条,在这家公司活不过两集;

只要奋斗,必有回报,这个平台,已经提供了最大化的公平;

你在,并肩作战;你走,恕不远送。

不纠结,不惆怅,干脆利落,反倒可以更好地聚焦目标。

它简直职业化得不近人情。再谈狼性或人性,似乎都不妥帖了。

可正是这样的华为,做到了世界第一。

中华有为。

华为,是我们心中不甚完美的母校,却是一家必有大为的伟大企业!

    暂无相关资讯
华为的“狼性”,是否有“人性”?